大嶼西南分流遊

10/4/2005 - 天陰,極大霧

拍檔遠遊川西,羡慕不已,只好來趟大嶼西南長走,聊備一格。由深屈道上走羌山郊遊徑,轉接萬丈布,經牙鷹山下二澳,再沿鳳凰徑出分流,暢遊炮台燈塔,最後走沉悶得很的引水道回石壁。原以為天氣不錯,豈料整天陰暗潮濕,山上非常大霧,視野只有十多米,甚麼也看不見。幸好分流一帶風景也不錯,才不致白走一趟。

由東涌坐車來到深屈道口,整個山坳已是大霧迷離,沿鳳凰徑往山上走,很快便來到分岔路口。心想如此天氣,上走觀音、羌山肯定甚麼也看不到,倒不如省點氣力,於是轉走環山的羌山郊遊徑。沿徑而行,霧鎖山野,無景可賞,只好專心走路。途中經過一山澗直壁,長藤懸垂,倒有點陰森感覺。經過個多小時,才走到接走萬丈布的小徑,按指示牌而走,終於接回從羌山下來的鳳凰徑。至此方發覺郊遊徑雖不難走,但原來繞山而行,路程長了很多,途中也有上上落落,結果花的時間比沿山脊而行的鳳凰徑,多出不少。

沿脊前行一小段,便離開鳳凰徑,繼續按指示牌往萬丈布走。山上霧氣極濃,幸好山徑清晰,否則要覓路就難了。來到萬丈布,原應可眺望飛龍,但在此環境下,也只好打消這念頭,繼續往牙鷹山進發。走在丘陵山野間,欣賞陣陣霧氣不斷飄過,,倒也輕鬆。繞過牙鷹山,沿山徑下行,漸走出雲霧,視野也變得開揚,大澳漁塘景色亦展現眼前。走了半天,終於能脫離令人鬱悶的濃霧,天空雖仍是灰灰的,但畢竟有景可賞,令人心情開朗。

沿迂迴的山徑徐徐下走,來到海邊,接上鳳凰徑,路途也易走得多。沿岸邊水泥小徑走至二澳,離開海岸,轉入山谷。越過根頭坳,便來到煎魚灣。由於潮水漸退,連接海中雞翼角的沙堤,已隱約可見。可惜還有一段時間才可踏堤越海,只好放棄到雞翼角,繼續前走。越過響鐘坳,終於來到分流西灣。至此已有點累,正好在分流小學旁的小小士多來點補充體力。

休息過後,來到沙灘盡頭,沿指示往分流角進發。沿徑上行不久,便來到一分岔路口。由此右走小徑向下走,便來到海邊的天后廟。參拜過後,循原路走回山上小徑,繼續前走,很快又來到第二個分岔路口。接走右邊山徑,很快便來到相信是新石器時代的石圓環。若非有鐵絲網圍繞,走過也不知是古績呢。走過石圓環,走至分流半島盡頭的燈塔。奇怪的是燈塔竟沒有鎖上,隨便也可開門入內,但為求自律,所以也沒有入內參觀。

欣賞過分流角的浪濤,便循原路走回主徑,繼續前行至分流炮台。炮台規模也不少,但只剩下四邊圍牆,令人難以聯想昔日軍隊屯扎的情景。站在炮台上,視野也被四周樹叢所阻,未能感受虎視海岸的氣勢,實在有點可惜。參觀過後,沿小徑走下分流東灣。踏上沙灘,空無一人,由於水退,現出遼闊沙灘,更感到個人的渺小。在灰灰天色下,令人有種荒涼孤寂感覺,只有陣陣海浪,帶來一點生氣。走過整個沙灘,便可接上小徑往山上走,從山腰回望沙灘,更覺其淒清。

緩緩上行,終於再接鳳凰徑,往石壁回走。雖是行程尾段,但路途一點也不短,特別是那段漫長的引水道車路。路雖易走,但全無景致,只恨沒有的士可坐,只好數著沿途的距離路標,沒完沒了地走。不知是不是天氣欠佳,還是時間已晚,走畢整條引水道也只遇上兩個遊人,沿途只有蟬鳴相伴,實在有點奇怪。經過個多小時,終於來到石壁的大馬路,結束這大嶼西南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