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嶺圍太平洪朝續篇

過去三年都有去看粉嶺圍元宵期間的太平洪朝,由請神至首天午夜的唱麻歌,都曾參與,但一直未能完整地旁觀其餘儀式,今年決定補上缺漏。先看正月十五日中午的扒船下半場,和晚上的祭煞、貼榜和唱麻歌,然後在十六日參與過去三年都一直遺漏的酬神、問杯、劈沙羅和化榜。剩下的送神這個環節,留待他日有機會才完成吧。

28/2/2010 (農曆正月十五日)

早上在圍門前進行過很有特色的搶雞毛活動後,扒船便在中午前展開。2007年看了搶雞毛和扒船上半場,今年剛好接上扒船下半場。粉嶺圍的扒船,在新界一眾鄉村中算是最有規模的,除了由朝首所組成的抬船隊伍向各戶收集包括雞毛、黑炭、麻豆等代表著不潔的物品外,還有頭包紅巾,腰纏圍裙的年青「拜年仔」向每戶拜年,以示帶來好運。隊伍遊走正圍、北圍、南圍和掃管埔,歷時兩個多小時,最後將收集的不潔之物,帶至掃管埔的社壇附近,在喃嘸師傅的引領下,進行火化,以示送走各種災害。

到了晚上,除了歌唱娛樂外,亦有一連串的宗教科儀。首先是啟壇、拜井(2009年)和發送關文(2007年),這部份之前看過了,今年則由之後的祭煞,開始參與儀式。喃嘸師傅以頭包紅巾和腰纏圍裙的裝束,在神壇內吹響牛角,揮錢刀作法,以五色令旗鎮壓五方災害,以保平安,部份過程,可看看「祭煞」片段。

村民稍作休息,除了繼續欣賞歌唱表演外,大家亦齊齊分享朝粥。至接近午夜,才開始進行獻供儀式。喃嘸師傅繼續以頭包紅巾和腰纏圍裙的裝束,唱誦一輪,至儀式尾聲,朝首小心翼翼地將祭品等,沿代表仙橋的長長白布送回神壇,當中過程,可看看「獻供」片段。至於迎送供品的白布,則分與八位朝首作收藏。

之後是啟榜儀式,相比2007年時看的榜文,又伸延了多一點,看來村中戶口也有一定的增長呢。過程中,村民都十分投入,個別更以電筒照明,以確保自己的名字不會被遺漏。榜文上清楚寫明「社稷大王」,可見洪朝所代表的社祭意義。讀榜後,便是最後的唱麻歌儀式,雖說是唱麻歌,但歌詞內容已和昔日的種麻沒大關係了。整個唸唱儀式,不到十分鐘,可從「唱麻歌」片段看看唱誦內容。至此首日儀式結束,時已近午夜一時半了。

1/3/2010 (農曆正月十六日)

第二天早上九時半,喃嘸師傅帶領朝首,先進行酬神,然後問杯,以確保得到神祇的庇佑。朝首會將三對筊杯(大木杯、小木杯和豬腳)向後拋,以求全村的人口、是非和六畜三項事情皆得神祇庇蔭。其中大木杯代表問是非,需為寶杯,即兩杯皆平面向下,表示要壓住是非;至於小木杯代表的人口,需為勝杯,以示男女人口的陰陽;最後是以豬腳代表問六畜,則需為陽杯了。朝首不斷拋擲(可參考「問杯」片段),直至問卜的三項事項,皆逐一得到成功,以確定神祇的庇佑。

之後是劈沙羅,由喃嘸師傅在一輪唸誦後,將充氣脹大豬胃而造成的沙羅,用斧頭劈開,以示除去邪穢。其中過程,可看看「劈沙羅」片段。最後在送燈(詳情在「元宵點燈-粉嶺圍」一文中有提及)後,將人名榜隨同元宵點燈的大花燈一同化去。化榜後,便會進行送神,雖沒有參與過程,但相信和開始時的請神差不多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