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鵝西脊佐敦谷壩

3/10/2010 - 天晴

今天行程分上下半場。早上先從扎山道走西脊上飛鵝山,然後下降東脊,輕鬆走至新開闢的佐敦谷公園。下午由牛頭角入佐敦谷,探遊已填的佐敦谷水塘,走走殘留的水壩,之後上走沈雲山,閒遊配水庫公園。整天從不同角度看飛鵝山,欣賞其雄偉山勢。

扎山道(Jat Incline),是全港唯一以Incline(斜路的意思)為名的道路,而Jat則是為當時建路的英軍團隊的名稱。在路口的德望學校外仍保持著路碑,紀念1907年興建和1932年重修的事情。沿扎山道緩緩上走,抬頭便是險峻的飛鵝山。走至半山,見路旁綠瓦紅牆的玉皇觀音金剛寶殿,據說是從山下遷至此地的(舊廟原在德望中學對上的扎山道,但於2007年失火焚毀,可參考當日文匯報的報導),可惜行經時門戶緊閉,未能入內作瞭解。續往上走,在到達半山涼亭及晨運朋友所建的避雨亭之前,有石級小徑往山上走。沿途有不少平坦空地,並有健身設施,相信是晨運人士的樂園地帶。走過了晨運地區,清晰小徑轉為樹叢較密的山徑,開始登走飛鵝山西脊。山徑坡度雖漸變陡急,但沿途有樹木可借力,加上石頭堆砌成一級級,緩步而上,也不算難。途中可不時回望山下的九龍市區景色,雖略有煙霞,但也可感受到獅子山下廣廈千萬的景致。左方遠處山坡上,還有頗有趣的倒靴石,可作為登山稍歇時的景觀。

不停上走,很快便來到巨大的倚天岩之下。在此從左方繞過巨岩往上走,來到岩堆頂。由此可回望九龍樓景,原來已比之前登高了不少了。至於此石為何得「倚天」之名,就不得而知了。踏草叢續往上走約十分鐘,便來到山頂的直升機坪。由晨運地帶上走至此,剛好是一小時。稍事休息,便踏石級上頂看測量柱,並順道俯瞰南脊下的無線電站。

看罷景色,便下走接東路的梯級路,開始下山。這段下山行程,雖可眺望西貢蠔涌一帶景色,但由於受煙霞影響,只得灰濛濛一片。無景可觀,全程下走,只需二十分鐘,便下降至飛鵝山道。由於沿車路下走至清水灣道,直達佐敦谷公園。這公園剛於八月落成開放,原為堆填區,現變成觀塘區最大的公園,除了大片草坪外,還設有具國際水平的遙控模型賽車場,吸引了不少朋友來使用。從公園旁有小徑繞過公園,走至一片沙地,可在此欣賞山腳昔日佐敦谷水塘的水壩和對面的沈雲山。由此原有小徑下山,但剛踏入起步,赫然看見斑斕蛇蹤,在草叢間遊走。見此情景,立時打消念頭,循原路出公園離開。

死心不息,決定改由牛頭角前往佐敦谷水壩。牛頭角有水塘,相信不少香港人甚至是區內居民也未必知道,但其實在佐敦谷泳池旁的馬路上,已可看到明渠盡頭的山上水壩,只是平日經過時沒有留意到。這水塘建成於六十年代初,是用來儲存附近集水區收集的雨水,以輔助海水作佐敦谷牛頭角一帶居民的沖廁之用,從而減輕抽取海水的費用。但後來因淤泥積聚,令水質變差,結果於七十年代後期棄用,並於八十年代末被填平。現在水塘消失,只剩下水壩,讓人懷緬這一段歷史(有興趣者可看看1978年立法局的答問紀錄)。循明渠走至盡頭,經沈雲山海水抽水站,便可沿小徑走五分鐘,便來到水壩下。踏石級而上,便可輕易步至壩頂,遠望牛頭角樓景。此水壩位於兩山(平山(又稱機場山)和沈雲山(又稱水塘山))之間,除了附近街坊外,其他人如非刻意前往,相信也不知其存在呢。

離開水壩,從右邊山坡石級上走,一口氣登上沈雲山山頂的觀塘上海水配水庫,在此回望飛鵝山、平山和佐敦谷水壩一起構成的畫面。山頂的觀塘上配水庫花園,有不少街坊來此消閒做運動,以飛鵝山作背景,倒也是處不錯的休憩地方。從山頂有車路下走順天村,沿途還可看到煙霞下的迷離樓景,難怪有人認為這兒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呢。

(後話:嘗試尋找佐敦谷(Jordan Valley)名稱的由來,不果,有待好心人賜教。按饒玖才先生所著的《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》一書中提到,佐敦谷的名稱源自該處稱為Jordan River的山溪,但何以山溪有此名稱,則未有解說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