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蹤新推介

梅林茅坪大水井梅林茅坪大水井 3/3/2025 - 天陰

天色欠佳,來趟短遊,從大水坑走至西貢。先由梅林洞天上梅子林,續踏石砌古道,經茅坪到昔日五聯達學校遺址,看看藤王的近況。下接大水井古道,探福德亭,並重溫修路碑,然後緩步到西貢市。

土地誕2025 17/2/2025 / 1/3/2025

土地誕2025

農曆正月廿日為傳統鄉村土地誕,於昔日農耕社會,可說是新春慶賀活動的最後環節,之後大家就會開始農忙。時至今日,農耕不再,但不少鄉村仍保留著慶祝土地誕,或作二十會的聚會。今年先後到日子已在倒數的下灣村看搶炮,然後下午到大頭嶺,看村民很投入的抽炮。除了正月廿日外,於城市中,亦有在農曆二月初二日慶祝福德土地誕,在中上環的太平山街水巷和和安里,都有信眾在巷間小廟進行賀誕,其中太平山街的小廟因之前受祝融光顧,臨時搭建的新廟不為政府容許,只好於今年舉行最後一趟的慶賀,之後廟宇拆卸,神祇渡海至油麻地,成為移民。另外,同日於梅窩也有大王爺賀誕,規模雖不大,但也算是昔日灣岸居民的一點生活回憶。

八仙黃嶺下南涌八仙黃嶺下南涌 28/2/2025 - 天晴

天朗氣清宜登高,選擇遊八仙。站在仙姑峰,俯瞰淡水湖,欣賞白雲倒影的美景。沿山脊走,邊欣賞汀角船灣的景色,邊經眾仙上黃嶺,感覺很舒暢。至近屏風山,轉下降至平頂坳,於龜頭嶺下接郊遊徑。循徑經老龍田,下走南涌,順道探探那座不知何時竣工的協天宮,

西林過道風 25/2/2025 - 天陰

西林過道風

西林寺和鄰近的三元宮,經近年的重建並發展骨灰龕堂,已難見舊貌,不過在寺後的山坡上,仍留有昔日香林別墅的遺跡。雖然別墅已重建為道福山祠,不過後山上仍有破爛的亭園,讓人領略昔日的規模。從遺址沿水管走山徑穿竹林,緩上至排頭坑配水庫。接沙田郊野徑上走半山,然後循另一邊下降道風山,遊基督教叢林。這處建築富中式風格,加上寧靜環境,每次探遊都感其吸引力。大十字架前有石塔,以前似未有留意,倒不知其來由。循車路下走銅鑼灣,順道探探玉山艸堂前已被人遺忘的理民府石碑,然後步往大圍市街。

小馬過畢拿小馬過畢拿 21/2/2025 - 天陰

天色欠佳,到寶馬山作輕鬆短遊。先上紅香爐,俯瞰維港景色,續在山徑混雜的山頭,經小白徑隨意地朝無線電接收站的山頭前進,然後於站前大閘前接上金督馳馬徑。循徑走至小馬橋,拾級登頂。續過畢拿山,於山頂的觀景台只見一片白茫茫。無景可賞,快步下降大風坳,循柏架山道下經林屋離開。

昂平舊徑下大澳 18/2/2025 - 天晴

昂平舊徑下大澳

鳳凰徑第四段由心經簡林繞經彌勒山腰,經昂平下走大風坳,但其實這是2008年後的路線,之前是由心經簡林繞走木魚山和獅子頭山山腰,至深屈道口。改道是由於當年黑雨後山泥傾瀉而封閉山徑,但其實這舊徑仍在,受影響的路段已不見危險,於是趁陽光普照的日子去走一趟。從昂平起步,先趁趁四鄉居民同樂日的熱鬧,並感受四處遊客的氣氛。續到心經簡林,走舊徑到深屈道。這段路幾乎全在林蔭下,緩緩向下走,所以也頗輕鬆,只是景觀欠奉,遠不及現徑的賞大佛觀吊車的景致。之後到鹿湖,探探精舍和石刻,經長亭下大澳,趕及欣賞賀誕例戲演出。

天姬扒船2025天姬扒船2025 16/2/2025 (農曆正月十九日)

昔日農村多於農曆正月十九日扒天姬,抬著紙船到各家各戶收集代表污穢的物品,然後火化送走。到了今天,尚維持這傳統的村落已不多,錦田群村中只餘下水頭和水尾兩村仍保留著這習俗,不過規模已縮小,畢竟參與的村民只得十餘戶,但仍能維持著實在難得。不過停辦扒船已有四十多年的西邊圍,今年復辦,加上是星期天,不少孩童持旗隨船助興,參與的村民也很踴躍,相當熱鬧。

鱷魚蓮花下深井 15/2/2025 - 天陰

鱷魚蓮花下深井

已有一段日子沒有到鱷魚朝天,這名字頗有趣,既不是官方名字,亦不知其由來,不過頂上的山火瞭望台倒吸引不少遊人來探。隨著科技發展,這類瞭望站已不需人員駐守,因此門戶緊閉,未知會否終有消失的一天。見天色一般,來趟輕鬆走,從荃錦坳走林務車路,先登鱷魚朝天,續上蓮花山,然後經清快塘下深井。蓮花山一帶有不少地洞,是昔日採礦勘探時遺留下來的痕跡,據說這一帶有過千個類似地洞,如能更好地介紹這些地區歷史,定能讓遊人感受到趣味。

粉嶺太平洪朝2025粉嶺太平洪朝2025 12/2/2025 (農曆正月十五日)

去年粉嶺太平洪朝,部份科儀因喃嘸師傅的安排而減省,今年回復至之前的程序。如近年一樣,十五日早上有搶/派雞毛和扒船,到晚上七時半啟壇,之後朝井、發馬、祭煞和獻供,至深夜啟榜。至於翌日的儀式,雖沒有參與,但得悉去年省略了的劈沙羅,今年回復,讓傳統得以延續,實是好事。

十二笏過饅頭墩 8/2/2025 - 天晴

十二笏過饅頭墩

繼續吊鐘,經蝌蚪坪貓仔山上十二笏,於衛徑兩旁山坡賞花。賞罷步至沙田坳,循慈沙古道下走至半山,然後踏山徑上走饅頭墩。途中經過將軍石,遠觀方見其形貌,近看殊難想象到。饅頭墩山頂電塔旁有新建的土地廟,似是風水之物,但建在電塔範圍,不知何時會被拆去呢。

蛇年遊蛇嶺蛇年遊蛇嶺 5/2/2025 - 天晴

蛇年應景,輕登蛇嶺作半天遊。落馬洲花園附近的登山口,已有清晰指示,以免遊人誤入警署吧。從三等三角點至蛇嶺的蜿蜒山嶺,景色優美,雖不時受祝融之災,但亦因此展露新生青苗的景致,表現大自然的生命力。眺望河套,看著歷經變化的發展,而這正好反映在行程終點那座無題的牌坊和面對遷拆的下灣村。

大枕蓋吊鐘遊 2/2/2025 - 天陰

大枕蓋吊鐘遊

新春賞年花,又到大枕蓋探吊鐘。今趟先到赤徑,上走鹿湖郊遊徑,然後轉登大枕蓋。近年大枕蓋的吊鐘林已被開闢出不少通道,幾乎每株稍具規模的吊鐘都可輕鬆到達,感覺有點像遊公園般的賞花。幸好今天天氣欠佳,遊人不算多,尚算清靜,可細賞花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