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蹤新推介

田寮頂賞石遊 3/1/2025 - 天晴

田寮頂賞石遊

幾天前走三山台下白芒,於濃密煙霞中看到田寮頂,想到已有多年沒有來走,決定一登賞石林。原想從白芒牛牯塱碰碰運氣經田寮村登山,可惜不但閘門深鎖,更遇上村民於閘前明言外人不得內進,無奈只得另覓路途。原可繞走經六合玄宮上山,不過這繞走也費時,索性走多一點,循奧運徑上走接老虎頭郊遊徑至試劍石,然後踏山脊往田寮頂。這繞道雖花多了時間,但可順道走走老虎頭郊遊徑,欣賞景色,倒也不錯。走至田寮頂,稍下降至石林,除欣賞石景外,亦能俯瞰人工島連接路,和另一邊的牛牯塱村景致。石林中以御筆最為吸引,繞道來走,也是值得的。賞罷石景,循原路步回試劍石,續走郊遊徑至老虎頭,欣賞愉景灣風光,然後徐徐下山。

大東蓮花三山台大東蓮花三山台 30/12/2024 - 天晴

秋芒季節已過,平日的大東山又回復寧靜,正好登山賞景。從伯公坳起步,不踏鳳凰徑的石級,改走環山腰的南大嶼郊遊徑,經滑翔傘草坪,循南脊登山,至觀景台接上鳳凰徑,然後經跳板石上大東山頂,享受片刻獨處的寧靜。之後邊賞石屋群,邊走至雙東坳,輕登蓮花山,觀賞大小華表。下午煙霞變濃,難賞遠景,可專心走路,經過三山台,續繞婆髻,拾級下走白芒。

大欖小廟過大棠 27/12/2024 - 天陰

大欖小廟過大棠

位處錦田八鄉和十八鄉之間,有幾間小廟,以前曾到過凹頭、蠔殼山和井坑山三間,原來在接近四排石山的山坡上,還有第四間,於是去探尋。這小廟位處大欖轉車站對上的山坡,由引水道沿脊直上,就在途中。連同這間,已知有四間形格相若的小廟,但其位置似不在昔日鄉民穿梭之地,不像是一般伯公,有說可能是風水之物,是否如此,難以考究,會否還有其他隱藏於山林,亦尚未知。探小廟後,沿脊續上,於近四排石山的山坳接上郊遊徑。循徑經過四排石、黃茅嶺和白水嶺,然後下降至吉慶橋。趁平日遊人較少,順道到楓香林欣賞不算太鮮豔的紅葉,然後下走大棠,探探侏羅紀。

輞井求雨過靈渡輞井求雨過靈渡 25/12/2024 - 天陰

前一陣子的厦村鄉約太平清醮,迎神日曾兵分三路到輞井、雞拍嶺和靈渡寺迎神,當時未有跟隨,於是趁醮會尾聲,來趟串走三處地方。從輞井圍玄關二帝廟出發,於微微細雨中輕登淋坑山,俯瞰雲浮。之後下走即將舉行太平清醮的沙江圍,看看村前池塘景色。續過鳳降,登上昔日鄉民求雨的雞拍嶺,並於迷濛中看深圳灣大橋。下山經過新發展區,地盤工程已進行得如火如荼,相信很快又會景致全變了。沿車路緩走至靈渡寺,參觀這歷史悠久的寺院,然後步往厦村鄉約醮場,遊遊市集,完成迎神地之行。

妙高川龍下板田 22/12/2024 - 天晴

妙高川龍下板田

再遊川龍,先從荃錦坳循麥徑上禾塘崗,探凌雲石,然後過妙高台山火瞭望站。今趟不走響石,踏山徑穿樹林直下川龍。於川龍再探已活化為貫文空間的昔日村校,和村中不起眼的昔日天主堂。續經西洋菜田繞山下走引水道,於朗逸峰旁下降荃錦公路,過光板田村直下荃灣。

新田文氏平安醮2024新田文氏平安醮2024 24/12/2024 (農曆十一月廿四日)

三年一屆的新田文氏平安醮,今年於平安夜進行,倒也應節。今趟由和往屆不同的師傅來帶領科儀,從下午二時多開始,至晚上九時結束。由於轉了師傅,除了時間提前外,過程也有不同,並由往屆洪文清醮,轉為保安清醮。開壇後,先後到新田的三圍六村,朝拜各神廳社壇,遠及洲頭和石頭圍,過程近三個小時。至於往屆在村的東西方分別進行的小幽祭英雄,就已不再了。晚上在宗祠前進行超幽,一眾父老到來參與,至醮會結束,同享祭品共歡聚。

東北活化鄉村遊 20/12/2024 - 天晴

東北活化鄉村遊

到九擔租欣賞楓香紅葉,然後到蛤塘、梅子林和荔枝窩,看看最新景況。這幾條村各有不同程度的活化,其中的梅子林更是焦點,不時有活動,包括年終的森活節。這些由鄉郊保育資助的項目,的確為昔日廢村帶來生氣,吸引遊人,不過當資助結束,能否繼續維持,就不得而知了。

城門過川龍城門過川龍 7/12/2024 - 天晴

閒來半天輕鬆走,從城門水塘菠蘿壩起步,走畔塘徑、虎蹤徑上半山,然後下接龍門郊遊徑,繞山步至川龍,參觀又再活化辦活動的貫文學校。城門水塘畔設置了「風的流動」的裝置藝術,不過在這郊遊地點,倒不知有多少遊人會對這有興趣呢!虎蹤徑途上為昔日村落和耕地,提醒遊人城門八村的歷史。龍門郊遊徑雖易走,但實在頗沉悶,難吸引遊人來走呢。

雙牛東洋賞秋芒 3/12/2024 - 天陰

雙牛東洋賞秋芒

芒草季節已近尾聲,近年少登大東,怕了擠滿遊人的山頭,多到黃牛水牛,貪其方便並兼平日較寧靜。遊罷雙牛,續登同樣是賞芒好地方的東洋山,探探玉兔。芒草盛況雖過,但仍見一撮撮在風中飛揚,讓人感受到秋意。

塱原石磨行塱原石磨行 30/11/2024 - 天晴

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於月初正式開放,趁天氣不錯去走走,看看稻田和農業耕作。由於是周末,遊人不少,亦有愛鳥攝友到來尋覓禾花雀蹤影。遊罷過河上鄉,經得月樓上大石磨,於山頂瞭望站,環視四野景色。下走馬草隴,到碉堡後山脊俯瞰邊境池塘,並欣賞秋芒景致。

老虎騎石上石屋 3/11/2024 - 天陰

老虎騎石上石屋

個多星期前嘗探石屋不果,決定循另一路徑登山。今趟選從老虎騎石經斜樓嶺墩和大山峒,直登石屋山。山火瞭望站附近的山徑入口雖豎了路不通行警告牌,但沿途路徑尚算清晰,只是兩旁樹叢雜枝橫生,走時得小心,撥草而行,想快步也不易。踏上山頂,可環視四周山野,可惜天色欠佳,令景致打了折扣。從山頂下降至坳門,步往嶂上,循麥徑經牛耳石下北潭凹。時間雖仍早,但巴士站已有長長人龍,超過九成是國內年青人。有人對這現象不太喜歡,但其實人家願意遠道而來,足見香港郊野的吸引力,這和香港人愛到國內或日本台灣行山,也無分別。至於會否令郊野超出負荷,其實除了熱門地點外,香港還有不少美景,正如今天所走的路線,從山火瞭望站至嶂上,未遇上其他遊人,相信不少路線仍被人忽略呢。

象山獅山瞰大澳象山獅山瞰大澳 30/10/2024 - 天晴

大澳坑尾有全港唯一以華光為主神的廟宇,趁著農曆九月廿八日的誕日,去看看信眾來賀誕參拜。午後有時間,之前既到過龍虎,正好順道探象獅。登象山的山徑相當開揚,朝著海豹石一直上走,不時回望寶珠潭景致,風景不錯。楊侯廟前海邊已建了欄杆,將來來迎神和賀誕的龍船神艇相信不可隨意停靠了。過了海豹石,山勢漸緩,輕鬆上登象山。從象山過獅山,途中再遇山界石。走上獅山頂,俯瞰大澳水道,雖有煙霞,景色仍相當吸引。賞罷緩步下山,經雞狗石下降至靈隱肩息亭。

龍脊短遊 28/10/2024 - 天陰、間中有陽光

龍脊短遊

到石澳看天后誕慶賀的戲棚,之前先登龍脊作短遊。由柴灣起步,先遊法定古蹟的羅屋,然後利用近年新建的行人電梯輕鬆到半山的華人永遠墳場靈灰閣,節省腳力。續循墳場車路,經軍人墳場和西灣國殤紀念墳場,上達思親亭。離開墳場,步至港島徑,環山走一段,轉上登龍脊,欣賞石澳景色,然後悠閒下山往石澳。

雞麻峒白沙澳行雞麻峒白沙澳行 23/10/2024 - 天晴

已有一段日子沒有到荔枝莊,於是去看看沉積岩地質海岸,然後上雞麻峒到蛇石坳。雞麻峒的山徑雖清晰,但草叢長得茂盛,難有景觀,不過到了山頂,視野開揚,既可俯瞰荔枝莊海灣,亦可欣賞深涌景色,頗值一遊。原打算從蛇石坳上石屋山,不過三年前曾走過的山徑已長滿樹叢,不易穿越,雖有人另闢路徑繞走登山,但草叢仍密,只走了一小段,已惹上不少淡竹葉種子,相當惱人,只好放棄。回到蛇石坳,改走輕鬆得多的路線,經白沙澳到海下,看海去也。至於白沙澳的一片田野,好幾年前曾一度復耕,現在似乎又重歸荒廢,農耕不再了。

石龍青龍行 22/10/2024 - 天晴

石龍青龍行

近年石龍拱多了處觀景台,趁秋日好陽光,輕鬆走一走。從荃景圍踏近六百級石級上半山引水道,續走昔日的元荃古道上石龍拱,步上觀景台。這小山頭景觀尚算開揚,可俯瞰馬灣海峽,不過未必能吸引遊人特意來走了。循原路回到元荃古道,走至林務車路,直下清快塘。過喜香農莊後接山徑朝青龍頭走,下降深井沉澱池,再循車路直下青龍頭村公所。

龍虎上爐峰龍虎上爐峰 19/10/2024 - 天晴

重陽後繼續登高,選擇了太平山爐峰,雖遇上有記錄以來年內最遲酷熱天氣日子,行程尚算輕鬆。從香港大學起步,走克頓道經龍虎山松林炮台到夏力道,避開人潮,拾級上走至近頂的大涼亭,享受涼快秋風。下山前先探林中荒廢了的昔日水務宿舍,並再想想路旁的紅磚矮堆,會否和港島幾處山上的古舊紅磚標柱屬同類的東西。下走至盧吉道,到明仁亭,欣賞維港景色。之後經白加士道步至舊域多利醫院奠基石,接中區自然文物徑下山,沿途觀賞穿梭的纜車,看看新新舊舊的建築,緩步下走到香港公園。

彌勒下石壁 15/10/2024 - 天晴

彌勒下石壁

登彌勒賞昂平大佛是不錯的短遊登山路線,從寶蓮襌寺後方直上過彌勒山郊遊徑,續經響石,約一小時便可登頂。沿途既可瞰山下景色,亦可欣賞流紋岩,想象這一帶曾為火山口的景象。下降至東山法門,選擇經心經簡林走石壁郊遊徑下山。這郊遊徑只曾於昔日登狗牙時走過部份,全程走尚是首趟。下走當然輕鬆,雖然大部份走在林內,但間中也可欣賞獅子頭山和水塘景致,並於走畢後到水壩欣賞鳳凰狗牙的山勢美景,相當不錯。

秋登大刀刃秋登大刀刃 13/10/2024 - 天晴

「三大連走」是行山界的長走路線之一,先後登走大羅天、大刀刃和大帽山,見最近剛走了大羅天和大帽山,於是便繼續上大刀刃,來趟輕鬆得多的三大分走了。選擇從嘉道理農場起步,先經金銀橋上南大刀刃,續過北大刀刃。前段不少上落路段已修為梯級,比往昔好走得多了。到了北大刀刃,不想踏漫長的梯級往蝴蝶山,於是經和合石墳場下山。由山頂至墳場車路其實頗近,路亦好走,但不知為何,在分岔路口仍竪了「路不通行」的警告牌,莫非怕遊人誤入墳場。昨天經墳場上大帽,今日就從刀刃下墳場,倒也巧合。相比響石,和合石的掃墓人士較多,不過似乎仍遠不及清明時的景況。

川龍妙高下梧桐 12/10/2024 - 天晴

川龍妙高下梧桐

重陽宜登高,可惜天色欠佳,於是在翌日補登,上最高的大帽山。從川龍出發,特意走響石墳場車路,感受因長假期而令掃墓孝子疏落的景況。踏隔火帶上妙高台的山火瞭望站,享受陽光下的陣陣秋風。續接大帽山道上雷達站閘口,循麥徑下降山坳涼亭。之後拾級下走梧桐寨瀑布,欣賞雨季過後,仍見飛瀑的景色,最後經萬德苑離開。

紅花嶺郊遊徑紅花嶺郊遊徑 8/10/2024 - 天晴、有煙霞

過往到紅花嶺,多在新春前後的吊鐘季節,今趟則於秋日到來,走走正式開放後的郊遊徑。喜愛由擔水坑起步,以蓮麻坑結束,登山時可少走樓梯,特別是那礦山碉堡的長長水泥梯級,下走輕鬆得多。天氣雖晴朗,但煙霞倒厲害,山下沙頭角海景致也打了折扣,不過走在紅花寨的郊野上,仍是絕佳享受。礦山大廳仍在維修中,少了這景點,加上由蓮麻坑村走一段無聊的繞道,才能乘車離開,難免令蓮麻坑郊遊徑的吸引力減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