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潭水務文物遊

31/10/2009 - 天晴

上星期參加了水務署的「百載流傳」講座,對已有過百年歷史的大潭水塘群多了點瞭解,於是打鐵趁熱,前往探遊剛被列為法定古蹟的21項水務歷史建築,並順道看看那群帶路里程碑石。原以為周末早上遊人較少,卻估不定有不少遊人都來看看這個新的法定古蹟,加上水務署工友團的近百人導賞,令水塘頓時變得熱鬧。為求全方位欣賞這水塘群,也得上山下壩,多費點勁也是值得的。

起步點為黃泥涌峽巴士站,下車後先往黃泥涌水塘水壩走走。這水塘建於1899年,現已因規模細小,供水作用不大而改作水上活動中心。橫臥水面的百年水壩對照畢直插天的摩登高樓,倒也相映成趣。離開水塘,沿大潭水塘道經過陽明山莊,便來到大潭水塘群的入口了。碰巧遇上正在準備出發的水務署工友導賞團,為免和過百人爭路,連忙快步前行,希望可避開人群,方便欣賞風景。過了燒烤郊遊區,便離開車路,轉走小徑,越過山脊,來到觀景亭,俯瞰大潭水塘和四周山野景色,然後才步下石階,接回車路,下走水塘畔。

來到建於1880年代的大潭上水塘,首先看到的便是昔日排洪水道上,互成直角的石橋和石砌輸水道。這些石砌建築已有過百年歷史,只是大家平日走過時未必知道其歷史,現在變成法定古蹟,相信定會提高遊人的興致。步過輸水道,沿引水道走一段,便可轉入左邊的水泥小徑,走上山頂的廢屋。這處據說是昔日的宿舍,並非法定古蹟,但除了一排紅磚屋外,還有一座頗特別的平台孔洞建築,只是四周雜草叢生,探遊也不容易。

沿屋前水泥小徑走,便可直接下降至副水塘水壩。在此可看到對岸的水掣房,如在溢洪日子來訪,定可近距離欣賞到水流飛瀉的景象。在此下走至壩底,橫越澗道,便可從另一邊上走回文物徑。在這兒的涼亭附近,便是群帶路里程碑石所在。石柱上刻有里數、Victoria和群帶路等名字,是香港已發現的第三支群帶路碑石。之前兩支(分別在香港仔奇力灣和大潭龜背灣附近被發現)已進入博物館,只有這支仍屹立在路邊,見證著昔日群帶路的位置。總覺得這類標記,如不阻礙地方發展,留在原地比放進博物館好,畢竟能讓市民親來參觀,以瞭解一點香港的歷史。唯一不明白的是這碑石附近並無任何介紹,未知是否官方尚未正式確認這碑石的歷史價值呢?

離開碑石,前行便是副水塘的水掣房。在水掣房的水壩旁有小徑可下走,前往被稱為蓮花井的記錄儀器房和隧道進水口。這隧道貫通黃泥涌,連接上寶雲道的輸水道,以供水給當時城市中心的中上環。續往前走,便來到大潭上水塘的大壩。這座高百呎的水壩,相信在百年前來說,應該是很具規模的建築,時至今天,站立在其底部仰觀,也感其氣勢。

拾梯級走上水壩,經過水掣房走至壩的另一端,然後沿柏架山道上走至分岔路口。在此有石級上走山坡,來到電塔下,便可俯瞰大潭水壩。稍往前行,亦可眺望副水塘的水壩。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這兩道水壩,原來也頗為有趣。

沿沙石山脊續行約半小時,便開始下山。途中可見兩座相連的棄墳,稍往下走,可見路旁的一塊「刁府」界石,相信和棄墳有一定關係。沿徑續下,便來到澗道,在此轉右沿澗走約十分鐘,便可接上港島徑第六段。沿徑上走,很快便回到大潭水塘道車路,輕鬆下行往大潭中水塘。來到水塘前的郊遊地區,可看到大潭中水塘的水壩。步過大潭篤水塘石橋,轉走下大潭中水塘水壩底部,除了仰觀水壩外,還可尋覓好角度欣賞剛走過的大潭篤水塘石橋及其倒影。之後步上水壩,走至中央看看那水掣房。由於水壩曾作修改而略為降低,因此現在已不可以全走水壩了。

回到大潭篤水塘,便是平坦易走的水塘車路,先後經過另外三道石橋,可惜只能欣賞到最後一道石橋的拱券,而另外兩道卻只能在橋上步過,未能從旁邊欣賞。走畢石橋,來到一處似是掩蔽體的昔日軍事設施,可惜未見任何介紹牌,遊人難免忽略這些建築的歷史意義。續沿車路走,便來到大潭道。由此要沿著沒有行人路的狹窄車路走至大潭篤大壩,去看看另外兩個古蹟設施,分別是壩旁的1918年水塘啟用紀念碑和壩上的水掣房。既定這些為古蹟,希望讓遊人認識,卻沒有適當步道配合,要遊人冒點危險在馬路上走,真令人費解。原想全走水壩,但在繁忙交通下,要人車爭路,著實危險,因此只能走到水掣房便折回。原來設計為水壩,卻兼負起南區交通要道的重任,當日為何作此構想,實在值得研究。

回到紀念碑,在壩旁沿石級下走至海邊的大潭篤村,然後循小徑走至弧形大壩底部。這地方向來是攝影勝地,遊走當天也遇上幾對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,可惜雨季已過,流水不多,如在排洪日子下攝獵,氣氛定更吸引。步過水壩下的石橋,續踏石級上走至大潭道,終於成功橫走水壩,可惜不是走在壩上,而只能在壩下繞過吧。

循原路回到大潭篤村,沿車路走向餘下的抽水站古蹟。途中除了看到對面山上的無字碑外,還看到海灣中央的探井,據說是興建水塘時作淤泥測試之用的,最後水塘範圍未及此處,只餘下這探井,也算是一點歷史的印記吧。來到抽水站和員工宿舍,由於大門鎖上,只能從圍網外窺視,未能正式完全走訪大潭水務文物,略為可惜。

遊畢大潭水塘群的四個水塘,嘗試簡述其歷史資料如下,以作參考

 
建造年期
容量
大潭上水塘
1883-1888
149萬平方米
大潭副水塘
1904
8萬平方米
大潭中水塘
1904-1907
69萬平方米
大潭篤水塘
1912-1917
605萬平方米

至於所有大潭水塘的法定古蹟文物介紹,可參考水務署印制的《大潭水務文物徑》資料小冊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