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魚灣尋古

27/7/2008 - 天晴

大嶼極西的分流和煎魚灣一帶,由於來回時間頗長,因此極為少走,但為求一尋已荒廢的普濟襌院遺址,於是在炎炎夏日下,去走一趟。全程由大澳走至石壁,基本上是鳳凰徑,路徑明確,上落亦不大,只是從二澳至煎魚灣一段,蛛網勁多,令人碰得滿頭蛛絲,相當討厭,不過卻看到一幕蜘蛛極速捕獵大黃蜂,相當難得。至於在象鼻崖旁的普濟禪院遺址,仍留著一對石聯,但已藏於密林中,相信再過些時日,恐怕也不易進入了。

從大澳出發,步過長橋,沿鳳凰徑經南塘新村,繞海岸過牙鷹角,直走至水澇漕石澗的河口。六月初暴雨所導致的山泥傾瀉,其破壞仍清晰可見。從大澳沿途並行的行友,至此都全轉入石澗,相信今天澗道一定熱鬧非常。步過入澗位置的石橋,便來到海神古廟,想不到二澳的村落雖已荒廢,但這供奉玄天帝君的廟宇仍維持得不錯,相信應不時仍有善信村民來拜祀。

走過二澳泥灘的那道長橋,便開始進入較茂密的樹林地帶。這段雖是鳳凰徑,但蛛網出奇地多,幾乎每走幾步便碰上一個大網阻路,可見今天在此走過的遊人極少。雖千方百計迴避,但總有漏網,結果還是碰得一頭蛛絲,相當惱人。當中看到一頭大黃蜂,誤墮蛛網,立時見小蜘蛛以高速用蛛絲將黃蜂團團包起,瞬間便已變成一個絲球,而黃蜂亦很快失去掙扎動力而墮地,在這荒野間看到一幕大自然的爭鬥,也算是個收獲吧。途中經過二澳舊村的荒廢村屋,如在黃昏時份或天陰日子經過此處,也會感到有點陰森。

越過根頭坳,稍離叢林,略減蛛網之擾。下走煎魚灣,步出沙灘,正值中午潮退,心想有機會步過沙堤至雞翼角。可惜當步至沙堤畔,方發現即使退潮至只有0.6米,海水仍將沙堤掩蓋,看來得待大退潮時方能有機會踏足雞翼角這港境極西之地了。沙堤後便是象鼻崖,這個風化岩石,猶如象鼻般伸進沙灘,中間有洞可穿越,不過樹木漸密,象鼻雄姿也略為收斂。

象鼻崖旁的密林中,藏著昔日煎魚灣農場和普濟禪院的遺址。由於叢林頗茂密,花了點時間才覓得較容易的位置進入這荒屋區。當中最吸引的當然是兩塊石對聯。雖已斷裂,但石上文字仍清晰可見,只是在叢林中難以細讀。其實除了這較近代的農場遺址外,這兒也曾發掘出唐代的黑釉瓷片和清代銅錢,據說煎魚灣一帶有史前、唐、清等古代遺跡,真想不到這極西荒蕪之地,也曾有興盛的日子。

離開煎魚灣,越過響鐘坳,便來到分流。這兒只餘一所士多,有一老伯在此留守,據老伯說昔日曾有幾百人在此居住,可見社會變化所帶來的改變實在厲害。雖然士多只提供汽水啤酒,餐蛋麵欠奉,但作為全程的唯一補給點,已為一眾遠足至此的遊人帶來不少滿足了。士多旁為已被樹叢掩蓋的分流學校,而另一邊是外貌不錯的梁公祠。祠堂大門門柵的上下孔洞,分別是圓形和四方,有著天圓地方的意義,可見古人已懂得將大道理融合在日常生活中。步離分流,沿鳳凰徑上山,接上引水道車路,步回石壁水塘巴士站。這段六公里極沉悶的引水道路程,實在是往分流遠足的一大障礙,難怪這極西之地,遊人稀少,實在可惜。

(後記:不知是蛛網厲害,還是煎魚灣古跡過於荒蕪,此行後翌日開始,便連續病了幾星期,錯過了一段藍天白雲的好日子,真是可惜。)